中外专家解读:为什么说中国经济充满韧性

姚景源:从两方面稳住中国经济大盘

面对逐渐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的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着力稳住中国经济大盘即是其中要义。

从数据上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去年呈现次序下行的趋势: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二季度7.9%,三季度4.9%,四季度只有4%。今年一季度虽然有所回调(4.8%),但还是可以清晰看到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在加大,这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现实。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都将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为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稳住中国经济大盘。

首先是稳住增长速度。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目标设为5.5%左右,这是经过综合严肃考虑的。第一,考虑的是就业。今年大学毕业生预计将高达1076万人,首次迈入千万人时代,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按照这些年的经验,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180万到220万的就业,由此,今年希望可以实现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第二,如果经济增速预期目标设定在5.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企业利润和政府财政收入都可以保持一个较好的增长。第三,如果增速达到5.5%,又可以与“十四五”规划和第二个百年目标的第一阶段任务相互衔接、实现协调。

稳住中国经济大盘,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稳住市场主体。去年中国有1.5亿户市场主体,其中90%是中小企业,属于民营经济。稳住这些市场主体,使它们迸发内在活力,不断进行生产和创新,它们就可以更好地吸纳就业。市场主体发展了,老百姓的收入就有了保障。所以,稳住中国经济大盘,根本还是在于稳住市场主体。

这次有关部门出台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力度可以说前所未有,根本点都是围绕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使市场主体成为稳住经济大盘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就财政政策而言,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约1.1万亿元,今年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是去年的一倍多。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激发亿万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实体经济韧性。而货币政策的核心作用是降低市场主体的融资成本,使它们可以更容易获得资金。在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为市场主体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更多的政策手段应当向中小企业倾斜,向民营经济倾斜。

除了国家政策,我们还有诸多有利条件。比如说俄乌冲突导致国际粮食价格上涨,有人担心国内的粮食安全问题,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始终把农业放在重中之重,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超过1.3万亿斤,今年也将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能源也是一样。“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并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虽说复杂的国际环境确实会带来一定影响,但我国绿色能源发展迅速,已经有能力应对外来的变化。

在其他一些领域,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努力稳住经济大盘,比如投资还有相当大的空间。2021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32万亿元,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储蓄也意味着投资。去年财政收入超过20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另外,“十四五”期间,全国有102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它们都经过了反复论证。其中有一些项目原本计划在2023年、2024年开工,如果调整为今年开工,这些都将为稳住中国经济大盘、支持中国经济向前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作者是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刘尚希:以创新的精神去应变求变

现在处于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时期,原有的各种制度规则都在边际失效,导致各种不确定性扩大,不断有蝴蝶在扇动翅膀,“蝴蝶效应”层出不穷,只有加速构建新的制度规则形成新的秩序,才能降低不确定性和公共风险,才能为发展构建新的确定性。从全球看是这样,从国内看也是这样。

世界大变局不只是地缘政治和大国博弈,还有“三化”的不可逆趋势。比如说低碳绿化,它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已经嵌入到会计准则并成为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原有的资产确认、计量和估价准则都需要进行调整,全社会的资产价值都处于重估过程之中,对全社会的资产存量和投资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还有数字化。数字化是以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通过5G、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不仅在推动新要素和旧要素的重新组合,而且还在不断颠覆现有的经济生产组织方式、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政府运行方式。我们现在的整套法律制度、行政规定和政府监管,当然也包括我们的理念、理论,都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是工业革命的成果。在快速数字化的过程中,工业革命的成果逐渐在沉淀为数字文明的基础,在数字化渐渐成为主导的趋势面前,工业化的传统也逐渐变得不再完全适用。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就业形态等在不断创新涌现。

第三个是经济的金融化。一个典型现象就是,我们的财富更多体现为金融资产,实物资产仅仅成为金融资产的载体,如作为抵押品。家庭、个人、企业和政府的资产都在金融化。资产的金融化(如可估值、可抵押、可转换)是可交易的前提,也作为资本增值的基础。制造业也与金融化联系在一起,如研发创新,就需要风险资本的跟进。尤其是数字平台企业的金融化程度会更高,因为数字技术迭代更新快于工业技术,更需要金融化来吸引风险资本的加持。经济的金融化会改变原有的规则,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更多风险挑战。我们过去习惯于从实体的角度来观察和认识世界,而现在看到的更多是“虚拟”东西,如股票、债券、期货、保险等金融产品和知识产权、品牌等无形资产,诸如此类。金融化和数字化叠加在一起,就更虚了,比如数字货币、数据产品、数字平台、虚拟空间等等,“虚拟现实”日渐超越“实体现实”,成为我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内容,并日渐超越实体现实。

低碳绿化、经济金融化和经济社会数字化组成的“三化”,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大背景。在“三化”之下,原有规则需要重构,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以创新的精神去面对这些变化、适应这些变化,去识别、应变、求变,去创造,去构建中国经济发展的更大确定性。

当前我们面临的是市场化改革还没有完成,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包括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都需要通过创新来实现。而且,从整个社会来看,当前社会转型相对滞后于经济转型,市场化改革走在前头,而社会转型,包括农民的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社会成员机会均等,都相对滞后。社会转型的相对滞后,就需要我们在社会领域加快创新,加快改革。

经济改革需要通过社会改革来推动。比如社会诚信。如果没有社会改革、缺少社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没有建立自我组织的能力,就意味着社会的诚信很难培育起来。如果社会诚信缺失,人们没有契约精神,交易成本就会很高。企业既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经济行为必须遵守基本的社会规则。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做事要讲良心。讲良心就是社会的自约束规则,如果这些底线都没有,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就难以实现。这就是说,政府监管是一方面,社会自律、企业自律、个人自律属于社会发育的内容。只有社会发育良好,市场经济才可能健康成长。

市场化的改革已经走在前头,社会转型要跟上,这就需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来实现。过去我们主要关注经济领域的创新,比如技术的创新、企业模式的创新、经济体制机制的创新等等。这些如今依然很重要,但我们应该把视野扩大到整个社会。中国发展到这个阶段,只是考虑经济领域的问题,就经济论经济,很多问题解决不了,我们要学会从整个社会来看经济领域的问题。

可以说,改革创新的空间是非常大的。通过创新重组现有资源要素,实现更优配置,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经济的效率,潜在增长率也可以得到提升,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确定性就会更大更强。(作者是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

【英】罗思义:中国经济仍在全球领跑

国际经济形势正在恶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宣布下调143个国家的增长预测。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8.5%,是40年来的最高值。通胀调整后,美国的工资在去年下降2.7%。高通胀率迫使美联储提高利率。在其他发达经济体,通货膨胀率更高:西班牙和荷兰分别是10%。随着增长放缓和通胀率上升,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正在走向“滞胀”。面对这一不利的国际趋势,中国正确地推出一项温和的经济刺激计划,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就证明了这一点。

与这些国际趋势相比,即便是粗略的事实考察也表明,中国经济是迄今为止最强大的全球稳定和增长中心。中国的通胀率为1.5%,完全可控,不到美国的1/5。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中国的GDP增长10.5%,美国GDP增长2.1%。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美国的5倍。

尽管存在这些明显的事实,美国媒体仍在试图宣称,由于上海疫情和俄乌冲突,中国面临严重的经济问题。这与已经存在的主要事实相去甚远,很容易让人将其视为纯粹的宣传而不再关注。尽管如此,进一步探讨这些假新闻仍具有一定意义,因为它们表明了世界经济的真实状况以及中美在其中的地位。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美国的说法可以立即被驳回。上海的疫情与美国相比微不足道。本文撰写的当天,中国因新冠病毒死亡人数是个位数,而作为一个不到中国1/4人口的国家,美国这一天的新冠死亡人数为59人。如果美国的人口与中国一样多,美国每天的死亡人数将超过数百人。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总共有4600多名新冠患者死亡,而美国是超过100万人。

在经济方面,中国的表现同样远超美国。事实上,美国的政策正在破坏自身和世界经济的稳定。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曾试图宣称,美国通胀率飙升的原因是乌克兰战争带来的“巨大”影响。这完全不符合事实。到目前为止,美国通胀浪潮的最大部分先于乌克兰冲突出现。美国通胀率从2020年1月的2.5%升至2022年1月的7.5%。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言:“这不是普京的通胀。”

引发这波通胀浪潮的,是美国政府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而推出的一揽子刺激计划。在阐明经济趋势的同时,我们不妨将美国经济刺激计划和中国经济刺激计划进行对比,就很能说明问题。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美国在2020年12月启动9000亿美元的预算刺激计划,2021年3月又加上1.9万亿美元,总计2.8万亿美元。美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达到27%的峰值,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27%,两者都创下美国和平时期的历史新高。从结构上看,这些一揽子计划完全着眼于消费,也就是经济的需求端。从2019年到2021年,美国GDP增长的98%来自消费,净投资仅占2%。需求增长巨大,而供给和投资几乎没有增加。这不可避免地点燃了美国的通货膨胀浪潮。《华尔街日报》也说:“华盛顿制造了通货膨胀。”

2022年年初的数据证实,中国启动温和的经济刺激计划:不仅注重消费,也注重投资。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8%,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与美国不同,中国的均衡发展没有导致明显的通货膨胀。

因此,面对不利的国际形势,中国有在必要时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美国则被高通胀困在货币紧缩中。总之,中国不仅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表现优于所有其他主要经济体,而且显然处于继续跑赢所有主要经济体的最佳位置。(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伦敦经济政策署前署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