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航:民带军,全球军工降成本趋势

此次俄乌冲突中有个重要细节,战事发生的头几天,俄罗斯军队一共发射了数百枚精确制导弹药,随后即面临精确制导武器短缺的问题,影响了战术进程。

限制精确制导武器大量使用的原因之一是其高昂的成本,如何将导弹这种易耗品的成本降下来,是当前全球军工产业的重要课题。而“军民融合”,尤其是推动“民参军”是一些国家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

所谓“军民融合”,在二战和冷战期间,大部分表现为“军转民”,典型案例有计算机、互联网、卫星、移动通信等。

“军转民”的底层逻辑在于,军事采购往往是不计成本的,因为国家安全无价。最典型如美国研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二战期间推动青霉素的大规模量产计划,冷战期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星球大战计划”等,都是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举全国之力攻克某个民用工业难以突破的科技门类。参与计划的企业靠政府不计成本的订单支撑,不用过多考虑商业化前景,攻克了许多世界级难关,又在日后着手将这些科技转为民用。据美国前参议员威廉-普罗科斯迈尔统计,到1968年,美国100多家大型工业企业所承接的合同,直接或间接来自国防部的占67%。甚至硅谷的诞生也是“军转民”的产物。

自上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以来,全球“军民融合”的趋势开始转为“民参军”。因为冷战后各大国面临的军事威胁大幅下降,政府不计成本投入军工项目研发的动力减弱,而民用工业的快速发展,可以极大地摊薄军工产品的成本。

以导弹当中使用芯片为例,假设为该型导弹单独研发一款芯片,累计采购量只有几千枚,其成本是极其高昂的。但是假设该型导弹可以采用民用工业中已经很成熟的电脑、手机、汽车、工业计算机所使用的芯片,成本可能下降几十倍。

马斯克的SpaceX将火箭发射的成本降低了10倍,原因就在于SpaceX 大规模采用了民用工业当中使用的通用零部件。之前美国国家航天局为了保证发射成功率,主要使用航天级的零部件,而现在民营航天企业可以容忍一定的发射失败率,来换取低成本。本次俄乌冲突中,马斯克的星链系统通信效率据说达到了5G的一半,为乌克兰军民提供了通信保障。由民营企业制造的卫星,成本相比国有企业能压低10至20倍,且用户非常广泛,应用场景的多元化使得产量大幅提升,而产量的提升则带来成本的大幅下降。

因此,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军民融合”的发展趋势都是“先民后军”而非“先军后民”。

再以大飞机为例,军用运输机强调战场短距起降,所以要求发动机剩余功率大,相对更在意速度而非油耗、经济性、舒适性。所以运-20、伊尔-76这些军用运输机的机身离地面较近,一般采用上单翼(机翼布置在机身上方),因为机身离地面近更有利于装载货物,且在简易跑道起飞时发动机不容易吸入沙石而受损。而民用客机一般采用下单翼,这样不会遮挡旅客视野,且机翼遮挡可以降低发动机的噪音。此外,民用客机对安全性要求比军用飞机要苛刻。在美国,波音的民用客机装上雷达天线就可以改装成预警机,装上加油设备就可以改装成空中加油机,装上电子对抗设备就可以改装成电子战飞机。而军用运输机成功改造成民用客机成功的案例并不多。

简单来说,民用工业低成本的秘诀在于标准化、开放、大批量、可复制,这恰恰是军事工业的短板。通过民用工业带动军事工业降成本,是当下和未来的一大趋势。(作者是北京军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科技产业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