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鹭:美智库如何散播“信息恐怖主义”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近日表示,俄军按既定日程在本国境内演习,不管“谁怎么想,谁在歇斯底里以及谁在搞真正的信息恐怖主义”。根据俄罗斯媒体分析,美国一些智库在散播“信息恐怖主义”方面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一直以来,美国一些政治智库倾向于标榜自己是“没有学生的大学”,“独立、中立、客观”的学术研究机构,非营利性组织。然而,种种证据表明,在收取了包括西方政府机构及军工复合体的巨额捐赠后,其日益演化为一个个“拿钱办事”的政治延伸机构,逐渐缺失了自身的立场和学术研究的原则。

比如在此次俄乌危机中第一个预测俄罗斯将“入侵”乌克兰的智库,成立于1961年的大西洋理事会就是一个典型,作为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关系研究智库,大西洋理事会自称使命是“共同塑造全球未来”,目标是“发展持续沟通的网络”,并将自身定位为独立于美国及其北约盟国的“一个无党派组织”。然而,在其2019财年的

“金主”中,捐款达100万美元以上的有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瑞典外交部等。《纽约时报》2016年的报道披露,大西洋理事会通过接受各类政治捐款,年收入从过去十年的200万美元暴增至一年前的2100万美元,其中,北约国家政府机构、跨国资本集团、亲美政治家成为蝉联数年的“霸榜冠军”。

美国智库与政府高官之间的“旋转门”是公开的秘密。而类似大西洋理事会这样与美国现任国务卿过分亲密的来往依然令人侧目。2021年4月14日,布林肯参加理事会协商会议,仅仅过了7天,在参加完中美对话后,又立即参加理事会的秘密专访

;6月21日,布林肯又视频参与了理事会关于“争取平等”议题的讨论。如此密集的互动,很难让人不去想象大西洋理事会与美国政府间政治站台和背书的微妙关系。

按照传统,国际研究中心应该潜心开展国际关系的学术研究,并提供富有价值性和洞见性的政策建议,以此获得国际认同并建立学术声誉。然而,美国一些智库却因过于频繁地插手政治事务,从而使得自身的口碑持续下跌。比如,2013年10月,巴西因即将地区选举发生政治动荡,大西洋理事会立即启动相关项目,意在“将拉丁美洲变成西方的伙伴”,强制游说政府开展了名为“洗车”的行动,不仅使得超过100万工人失业,而且还令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被竞争对手美国波音公司收购,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前总统卢拉被判刑,巴西也一度受困于政治乱局。在此次俄乌危机中,大西洋理事会和北约一些人士散布战争谣言,声称普京秘密下令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入侵,时间是2月中下旬,并“贴心”地向乌克兰“建议”主动接受美国的“军事援助”。

从鼓动“颜色革命”到插手地区局势,美国一些智库的角色,真是堕落!(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