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茂松:北京冬奥,大体育观的精彩演绎

近年来,中国“大体育观”的理论与实践愈发自觉、成熟,北京冬奥会正是大体育观的体现。从北京冬奥会申办到举办的全过程中,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大体育观的多重面向。

大体育观之“大”,首先是超越过往对于体育相对纯粹、狭隘的专业性“小体育”理解,将体育的对象、主体扩展到全民“大体育”范围,即全社会参与、全人群共享,这涵括了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并强调对四者的统筹、协同。我们强调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平衡发展,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强调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而体教融合、体旅融合则是近年来的最新实践。

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中国冰雪运动在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以及体育产业四个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提前实现,为中国冰雪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最为坚实和持久的基础,也给冰雪运动产业提供了新的、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

通过举办冬奥会,北京、张家口的冰雪运动产业获得了显著升级,其辐射效应,将对从东三省、北方到南方各地的冰雪运动产业产生强大拉动力。其意义不仅在运动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冰雪运动设备的技术、工艺升级,不仅在冰雪旅游经济的繁荣,还在于对体育产业中核心的体育文化消费市场逻辑深刻把握后,能放大、做强体育全产业链与价值链。这其中,如满天星斗般蓬勃发展的冰雪运动俱乐部就是一个典型,在这些商业俱乐部中开展冰雪运动的,除了运动员和教练员,还有大量儿童与青少年,他们是冰雪运动的种子。

大体育观之“大”的第二个层面是,体育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体息息相关。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通过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爱惜身体的内在需求。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大体育与大卫生、大健康深度融合,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最终又要落实到使体育成为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方式。

体育不仅能锻炼人的体魄,还能锻炼人的精神与灵魂。中国传统文化思维重魂魄一体、内外交养,重体魄更重灵魂。对于外部身体的锻炼、磨练能激发内部的意志力与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冰雪运动作为中国人过往的弱项,正好可以极大地锻炼我们的意志力。

体育对于人身心的内外相交养功能,正是礼乐文明重视的“六艺”内在价值之所在。作为六艺之一的“射”,强调竞争是君子之争,是“射以观德”的德性之争,要求反求诸己、内志正而外体直。这正是今天中国一再强调要办好自己的事的深厚文明根源。射礼对于人的德性的锻炼,与现代体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高度契合。可以说,大体育观具有着深厚的中华文明传统根源。

大体育观的第三个层面,关乎“国之大者”。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毁坏了中国主权,鸦片毁坏了中国人的身体,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被视为“东亚病夫”,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民族获得独立、人民获得解放。故应该将中国体育放到近现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脉络中去理解。1917年,毛泽东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体育之研究》,认为“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身体是“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由此他赞同“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思想。1952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举行成立大会,毛泽东为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北京冬奥会正是对新中国体育传统的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及冰雪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与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也是契合的”。普及包括冰雪运动在内的全民健身运动,是现代化议程中的一部分,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国运兴则体育兴。北京冬奥会是中国国家形象的集中展示。面对新冠疫情压力,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建设提前一年完成。冬奥会全过程实行闭环管理,将保护各国运动员的安全放在优先位置,把疫情风险降到最低,显示出中国对于运动员安全的高度责任感以及能力。大量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硬科技在闭环管理中得到运用。各国运动员得以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到比赛中,既保证了安全,又实现了精彩。

北京冬奥会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智慧、中国实践与中国方案。由冬奥会所具有的文明展示意义,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大体育观之“大”,关乎中国国家强盛以及富而好礼的礼义之邦形象展示的文明意义。(作者是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