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昭:四大意义,凸显北京冬奥会独特价值

2022年2月4日晚,全球瞩目之下,北京冬季奥运会如约而至。历经七年的筹备,大幕开启之时,有必要在此梳理这项纷繁宏大的工程究竟意义何在。

意义之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面临多重挑战,奥林匹克运动为推动全球团结合作、共克时艰,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北京冬奥会是充分显示这种作用的大平台和大屏幕。在奥林匹克运动宗旨中,国际奥委会及时、准确地加入“更团结”。北京冬奥会以“一起向未来”表达了对这一宗旨的呼应。在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中,中国的贡献和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举足轻重,中国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

意义之二,新冠疫情干扰下,许多国际国内比赛被迫延期或取消,好不容易归整起来的体育赛历被颠覆。相比竞赛秩序被搅乱,运动员成长、成熟周期直至退役的规律也不那么规律,一些老迈的明星不得不拖长自己的运动生涯。北京冬奥会从申办成功开始,各项筹备按期完成,从无爽约。赶上这样的冬奥会东道主,全世界冰雪项目的运动员都是幸运的,他们无需调整目标、改变计划,如期来到北京就好,冬奥会的赛场已经在等候他们。

意义之三,中国不是冰雪体育大国,与冰雪运动发达国家之间差距还很大。但是,中国有两亿多人生活在冰雪环境中,随着综合国力增强,拓展冰雪体育群体、建设冬季运动设施、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不仅初见成效,而且改变了许多传统观念和习惯。本不具备开展冰雪运动的南方地区、本来并无冰雪兴趣的男女老少,正与遍地建起的滑雪场、溜冰场同步前行。这一变化当然与举办冬奥会密切相关,中国实现了申办时乘势发展的承诺。

意义之四,世上很多事情,做过与没做过大不一样,经历也是财富,而且是难以替代的财富。冰雪体育丰富多彩,是人类贴近大自然,享受自然之乐、欣赏自然之美的好去处、好方式。中国办冬奥会是新手,对一些运动项目的设施、器材、规则等,是在筹备之中逐步了解的,也会抓住未来十几天比赛的宝贵机会实地学习。奥林匹克运动强调参与,不只为竞争,还在于交流,大家都有机会通过学习和交流,提高原来不懂、不强的方方面面。

世界选择了北京,北京向世界做出承诺。兑现承诺的时刻是庄严神圣的,全世界热爱和平、追求理想的目光汇聚到北京“鸟巢”。凝望奥林匹克圣洁的白色旗帜上五环相连,有人会回忆起2008年夏天的北京奥运会,也有人十多年前刚刚开始记事,踏进这条历史长河便不分先后,奥林匹克之梦是永恒的。从古到今,奥运会将近2800年的演进中,和平始终是其得以存在和不断发展的理由;维护、弘扬奥林匹克的精神,反对为谋求私利而利用奥运会和体育活动,始终需要人们勇敢地为之奋斗。这不仅是国际奥委会的职责,是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共同义务,也是东道主能否获得高分的重要考评项目。

差不多100年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先生在回忆录的结尾部分写道:“奥林匹克主义的基础坚如磐石,它的前程如花似锦,它的火炬在一处熄灭,又会在另一处燃起,潮流将足以使火炬的烈焰传遍全球。”今天,人们可以告慰顾拜旦先生,他的愿望在遥远的东方,在中国北京又一次实现。(作者是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