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德瑰:自由派回归,日本民意出现摆脱右倾化趋势
12月4日至5日,第20届“北京—东京论坛”在东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中日双方应以两国领导人的重要共识为指引,守初心、循正道、聚共识、重行动,共同推动两国关系行稳致远。而日本外务大臣岩屋毅也表示,日中关系的基础在于国民交流和相互理解,恢复对日试行免签等举措让“日中关系重新开始强有力地向前迈进”,并呼吁日中两国在广泛领域加强对话。
近段时间,中日关系显示出一些升温的迹象。11月29日,石破茂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谈到对华关系时表示将基于全面推进日中战略互惠关系,构建建设性、稳定的日中关系的大方向,与中国进行各个层面的沟通。中日双方一系列相向而行的外交努力,为两国改善关系、共同应对世界变局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其实,石破茂内阁积极的对华姿态,与日本国内政治格局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经过今年9月底的自民党总裁选举和10月底的众议院选举,石破茂开始着手推行他的内外政策。但客观来说,石破茂的政权运营困难重重,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自公”执政联盟所获议席在众议院不够半数,不但很难使法案得到通过,还要面临在野党随时可能提出不信任案、内阁垮台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石破茂必须尽可能地尊重在野党意见。
但是,少数派政府的政治格局并非完全对石破茂内阁不利。此前的两轮选举呈现出当今日本政坛的一大趋势:保守右派的衰落和自由派的回归。
首先,在总裁选举中,在政治上比较慎重的自由派石破茂战胜了代表保守右派的高市早苗,表明了自民党党员和议员在黑金政治、世界变局等背景下选择理性而非偏执。随着黑金政治“重灾区”的安倍派在众议院选举中衰落,安倍—麻生主导的势力被边缘化,岸田文雄与偏向安倍派和高市早苗的麻生太郎分道扬镳,转而与森山裕、菅义伟集团合作支持反安倍的石破茂,这些都将帮助石破茂内阁一定程度上排除保守右派的干扰。
其次,“自公”执政联盟虽沦为国会少数派,但以自民党来说,落选的60多个议席主要来自该党保守右派议员,反而使自民党更加“自由”。此外,在野党立宪民主党议席数从98个增长到148个,不但一跃成为可以匹敌自民党(191议席)的大党,还结束了自民党一党独大的政治格局。特别是与立宪民主党同根同源的国民民主党的议席数也从7个增加到28个,成为关键少数,新的政治格局将使安倍政权以来的右倾化受到遏制,也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石破茂内阁的政策走向。
最后,内外政策发生调整。在此前的“安—麻体制”操纵下,日本政治的主题主要就是修宪、解禁集体自卫权、遏制中国发展、提高反击能力及防卫增税等几项。而随着国内政治格局的变化,石破茂在内政上要聚焦民生、减税和反腐,同时在外交战略方面谋求日美地位平等化。可以说,无论是改善民生还是外交平衡,石破茂都需要更友善的对华关系,因此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是石破茂从实际出发的务实选择。
当然,战略方向正确并不意味着推行起来也会一帆风顺。过去几年,保守右派不断渲染周边军事威胁、提高防卫预算,“安倍经济学”所实施的超常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引发了通货膨胀,导致食品、日用品和燃料价格持续上涨,财政赤字积重难返,还屡屡炒作伤害中日关系的议题,阻碍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烂摊子。接手烂摊子的石破茂,本在自民党内就是少数派,而如今自民党在众议院也沦为了少数派,可谓是“少数派中的少数派”。因此,要想让自己的施政思路得到落实,石破茂必须充分调动、拉拢保守右派以外的政治力量,尽可能凝聚日本国内希望国家富裕、政治清明、中日友善者的共识,才能将保守右派留下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结束他们对日本政治根深蒂固的毒害。
保守右派的衰落与石破茂的二度组阁,表明选民对保守右派路线正愈发厌烦,反映出日本民意长期来看正在摆脱右倾化的趋势。 相应地,日本政界也在慢慢发生变化,未来会如何反映在政治格局上依然有待观察。如今,日本正适应世界变局、重新审视身份认同和国家发展方向,以摆脱大国控制、实现独立自主,这或将为中日关系发展提供历史契机。(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