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出好日子 摩托变宝马

通讯员 杨红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聪

近日,铜仁市江口县闵孝镇鱼良溪村,村民向海清把宝马车开到草莓育苗基地,下车后迅速走进地里查看草莓苗的长势。他说:“发展特色产业,我们‘种’出了好日子!”

今年46岁的向海清,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靠勤劳的双手种地养家糊口。在他幼时的记忆里,曾无数次提着马灯走很远的夜路,去接在地里干农活的父母回家。

鱼良溪村位于303省道旁,在杭瑞高速公路未通车之前,一直是铜仁市思南、印江、德江等西部县到达铜仁的必经之地,常年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

“尽管父母非常勤劳,但传统种植收益较低,只能勉强吃饱饭。”向海清说,那时候每天看着公路上车辆来来往往,做梦也不敢想将来自己也能买得起车。

迫于生活压力,初中毕业后,向海清就开始在附近的建筑工地打零工。两年后,他跟着亲戚到浙江打工,后又辗转广东等地。这期间,他一直在建筑工地当工人,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2006年,鱼良溪村引来一名浙江老板,在村里流转上百亩土地种植西瓜。在外漂泊了6年的向海清,回家时正好看到村头鳞次栉比的瓜棚。

“父母年纪大了,自己也结婚成家,外出打工非长久之计。”向海清决定留在村里发展,并在过境村里的省道旁摆了一个西瓜摊。

由于过往车辆多,当时鱼粮溪村马路边的西瓜市场异常火热。向海清买了一辆摩托车,每天从基地拉西瓜到路边卖。卖瓜的同时,他还悄悄学会了西瓜种植技术。

2008年,在村干部动员下,向海清流转32亩地,投入16万元建了近百个简易大棚,开始尝试发展西瓜产业,“为了方便运输瓜地上所需的物资,我买了一辆三轮车。”

当年,向海清的瓜地除去成本还赚了3万多元。第二年,由于有了经验,他把西瓜种植面积缩减到20亩,此后每年纯收入都稳定在10万元左右。

2010年,向海清在村干部引导下,又开始尝试种植大棚草莓,这让他每年又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加之杭瑞高速通车后过往车辆减少,村里的西瓜、草莓等不得不运到城里去销售。2015年,向海清把三轮车换成了皮卡车,既为方便送货,也为方便采购物资。

如今,向海清拥有9亩草莓采摘果园,同时还发展草莓育苗基地,市场行情好时一年能挣20多万元。不仅如此,他每年还带动当地400多人次就近就业。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有了持续稳定的收入,向海清一家过上了安稳富足的好日子。2022年,他又花了50多万元买了一辆宝马车,经常开着宝马车把村里的新鲜草莓送到城里人的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