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鹏:主动有为,进一步释放中国经济积极效应

12月11日至12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确定了明年要抓好的九项重点任务,第一项就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笔者认为,这意味着稳定经济增长、激发内生动力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头戏。

近十年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即消费、投资、出口,都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随着国际贸易形势充满变数,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才能让中国大市场这个“发动机”的动力更加澎湃起来。目前,我国有14亿多人口,按国家统计局绝对收入标准计算,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约为4亿人,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创造了相当可观的消费升级空间。通过消费场景创造、制造业升级、流通环节畅通、投资效益提升、营商环境优化等多方面举措,让生产者、流通者、消费者、投资者都感受到市场活力,从而产生更大的获得感和投资消费意愿,这是近年来我国促进消费、投资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

同时,为了同步扩大消费和促进消费升级,推动制造业升级换代,我国还实施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促进家用电器、新能源车、重型机械等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大力推进绿色循环经济,如今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为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提升消费在经济增加值中的分量,未来有关部门还可以从助力居民增收、拓宽就业渠道、稳定楼市股市、提高投资效益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引导的力度。

具体怎么做,在后续的几大重点任务中都有明确的方向。第二大任务“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第三大任务“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第四大任务“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第六大任务“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第七大任务“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第九大任务“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些都与促进消费、促进投资有关。换言之,这几大任务要做到的,就是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促消费和投资,以改善营商环境、完善投融资机制扩大投资需求、提升投资质量,以内外资源统筹提升中国市场吸引力、竞争力,拓展农村市场特别是县域市场消费和投资需求,发挥区域经济协同效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好小微企业生态、做好民生保障,维护好经济发展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而第五大任务“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聚焦风险,第八大任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主要谈绿色发展,重点是关注当前经济的“防护栏”和未来经济的“新空间”。笔者认为,上述九大重点任务体现了政策“组合拳”的全方位谋划,点明了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应该从哪些方面、环节加强协同。

几天前,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谈到明年经济工作时,既强调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也将“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与“外部冲击”并列,体现了协调内外政策、统筹内外风险的思维。面对外部风险因素的上升,应对的核心是首先确保内部经济运行的平衡稳定,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把不利因素的作用降到最低,把有利、积极因素的效应尽量放大,保障经济运行的高质量发展。

因此,根据内外形势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打好政策“组合拳”。这意味着适度提高赤字上限,扩大债务规模;适度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让流动性适当充裕一点。这一举措,会让各主体腾挪的空间更大,各方面投资也会更积极。同时,稳住楼市股市的政策要求也将极大改变社会预期。而通过财税体制改革、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投资和消费环境也将得到进一步改善,进而促进投融资、投资和生产、投资和消费良性互动,让包括资本在内的各市场要素更好更优配置,提高全社会生产运行效率。 

树欲静而风不止。面对来自外部的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因素,我们要主动作为,立足自身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最大化释放中国经济基本面中的那些潜在的积极效应。既要保一定增速,也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理想的增长速度与必须防范的风险统筹起来,脚踏实地前进的同时防微杜渐,实现速度和质量相统一,让中国经济行稳致远。(作者是北京丝绸之路合作与发展促进会会长、财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