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鸣:坚定不移巩固和拓展粮食安全基础
近日,粮食安全再次成为全国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时刻都不能放松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这一成绩来之不易,要继续巩固拓展。
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反复强调口粮基本自给,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2021年我国遭遇强降雨等自然灾害,有的粮食主产省的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受到明显影响,但是仍取得粮食产量13657亿斤的历史新高。尽管有些省份因为受灾推迟了小麦播种,但总体上影响并不大。以小麦主产区和主要调出省河南为例,其影响地区主要是豫北部分县,豫南小麦主产区受到影响较小。现在我们正在驻马店市农村实地调查,该市是全国第九产粮大市,小麦产量占国内产量1/28。据市农业农村局同志介绍及我们实地观察,这里小麦长势良好。我们判断,去年河南小麦秋播推迟时间不长,总体上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当然在后续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全力做好小麦植保工作很重要。
国内对粮食安全议论的国际背景,是俄乌冲突将影响两国小麦生产及其出口,而去年我国粮食进口较多,冲突是否会影响今年国内粮食进口。实际上,在水稻和小麦高自给率的前提下,我国进口粮食6802万吨(不计大豆),主要包括饲料粮玉米和大麦,以满足生猪等畜牧业生产需要。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耕地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进口部分粮食产品,也是缓解耕地紧张和生态保护的要求。同时,针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甚至有时面临挑衅和冲突的严峻形势,需要增加粮食进口用于战略储备,以防不测和突发事件发生。实际上,去年我国进口粮食数量较多,就是尽早做好谋划和应急准备,避免国际粮价高涨时进口带来的经济损失。
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口粮得到充分保障,这是没有疑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粮食生产,事实上,国内资源条件约束、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多种因素,导致当前粮食生产和供给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客观上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农业和粮食生产。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深入研究和努力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障碍和顽症。包括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国家支农资金的实际效率和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等等。由国家主导的农业支撑体系建设,即自上而下地直接服务“三农”的组织机构,其主要功能是将党中央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到农村基层,通过制度安排将人财物资源和科技力量聚焦于农村基层。通过构建农业支撑体系,实现科学种田、优化生产,实现降低成本、提高品质、提高效益,在更高层次上确保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黄淮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