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海雯娜:依靠群众力量化解对华偏见

精彩纷呈的北京冬奥会已经圆满落幕。比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但一些西方媒体在报道时,常与人权话题挂钩。然而,北京冬奥会给大多数运动员留下美好的记忆。冬奥会的组织者、防疫工作者和志愿者们,为这次体育盛会付出大量心血,赢得多方肯定与赞扬。这些真挚且充满人情味的互动,在TIKTOK等短视频平台上经常可以得到佐证,从而构成与一些西方主流媒体叙事不相容的一个平行的信息世界。

这再次表明,依靠群众的力量进行诚挚的民间交流,能够有效对冲反华信息造成的负面影响。据我了解,很多德国青年和我一样,很少看德国的电视或纸媒,短视频等新媒体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我们更热衷于到世界各地亲身体验当地的真实状况,而不是拿着别人的二手资料来书写自己的人生。我想,新媒体传播平台或许可以成为打破西方对华舆论“围城”的主方向。

我在推特上驳斥过不少对中国的污蔑,在这一过程中,我感觉到,与西方反华舆论进行正面对抗,中国舆论界还存在三个明显短板。

其一,在西方社会,中国可以发声的渠道太少。它们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挤压中国人和对华友好人士的表达权利。因为传播真实的中国形象,我招来德国《世界报》的诽谤。在我将其诉诸法庭并且胜诉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雇主会通过搜索引擎了解我在互联网上的活动,他们大多不愿雇一个深度牵扯到中美冲突的员工。同时,我对中国的维护,让一些偏见极深的德国人觉得是一种冒犯。这些非常荒唐的现象在德国是真实存在的。这也难怪有人对我说,舆论控制是美国应对中国崛起的最后一道屏障。

其二,西方对中国的偏见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普遍。太多从冷战时期走过来的德国人在用德国和欧洲的历史经验看待中国,这一认知偏差带来的偏见早已上升到政治信仰的高度。有时候我自己都难以判断,究竟是因为一些西方媒体抹黑中国而产生部分西方民众对中国的偏见,还是反华媒体本就是因为迎合民众的固有对华偏见而生。不过,那些对华偏见极深的人大多缺乏对世界的好奇心,并且充满在我看来十分可笑的价值观自恋。

其三,一些西方舆论习惯性指责中国那些对外发声的主体是“政治宣传”(Propaganda)。这一贬义的描述,是一种对中国海外声音具有杀伤力的指控。推特上为中国发声的一些媒体和人士,会被标签上政府官方的身份,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将其视为“政治宣传”。不少被蒙蔽的西方读者会将“政治宣传”等同于“虚假信息”,从而拒绝认真对待。

基于这些原因,将破除西方反华舆论“围城”的重点放在加强民间对话上,是一种合理的策略。民间交流是一项具有高度策略性和技巧性的活动。中国民间对外国的了解仍然相对偏少,因此进行中外对话首先需要认识到在人的层面上彼此差异很小,进而构建共情的心理,以使自己阐述的事实顺利送达对方。我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相对熟悉那些西方人怎么看待中国,因而在表达对华看法时,不会使用羞辱西方社会和价值观的口吻。这是一个重要的中外交流策略。

还需要提醒的是,将西方视为一个对华抱有敌意的整体是错误的。举个例子,在中国互联网上,似乎很多人把德国绿党看成是一个对华充满恶意的组织。事实却是,德国每个政党里都有对华友好的人士。比如我的朋友Juergen Kurz,他是绿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一直以来都在党内外奔走促进中德友好,传递中国真相。当然,中国主流媒体和外交人员十分注重将西方反华势力和广大民众区分开来,但不少普通网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不同。

展示真实中国,最终还是要通过每个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具体互动来实现。面对疫情过后打开大门涌入的外国人,相互都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相处。因为每发生一次恶劣的沟通,都可能使西方媒体上多一个现身说法证实那些媒体谎言的人。这种情况,在德国发生过很多次了。(作者是德国女大学生,本文由冯玉铭翻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