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理解大运河文化,首先厘清三个问题

“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对于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必须基于对大运河文化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第一,大运河文化指的是什么?是大运河本身及其产生的文化,还是沿大运河地区的文化?比如山东是齐鲁文化,大运河经过的那些山东城市,到底是齐鲁文化还是运河文化,运河文化和齐鲁文化是什么关系?还有,大运河文化指的是历史上的大运河文化,还是现在依然存在的大运河文化,抑或未来要建设的大运河文化。如果说大运河沿途地区才有大运河文化,那么很多大运河早就断流,成为了遗址,甚至找不到了,相应的地方还存在大运河文化吗?

实际上,《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四五”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讲得很清楚。今天所说的大运河文化,是指历史上存在过的大运河文化,我们对它研究清楚以后,从中归纳整理出一些今天仍然具有价值的,就是大运河文化。大运河交织着世界文化遗产,涉及世界文化遗产的部分应当加强保护,避免破坏原状的扩建改建。比较矛盾的是,大运河江苏段被称为活的遗产,大部分还是今天的黄金水道。但是太活了,遗产就没有了。这里应当区别对待,被列入遗产的历史遗迹段不应谋求扩建重建,而是要尽可能保存下来。保护遗产和发展经济、扩大运输发生矛盾时,只能将保护放在首位,另谋发展途径。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其中的积极部分加以弘扬,对其中有价值的那部分,我们就予以活化。

第二,不同地区应该如何推进大运河文化建设?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活化大运河文化时应充分尊重和利用这些地方特色,避免千篇一律的开发模式。可以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制定不同的保护和开发策略。例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可以侧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大运河依然在使用中的地区则可以在航运方面继续发力。

至于未来,需要把大运河文化建设纳入当地总的发展规划中,因为大多数地方都不太可能只有大运河文化。有些地方既有大运河,又与黄河相交。而且,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不应是简单的复古,而应是创新;不应恢复元明清大运河的风貌,实际上也恢复不了,而应着眼于今天和未来,将古代运河文化的精华融入现代的运河带,转化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文化。

第三,要不要全面恢复大运河?首先需要了解大运河是干什么的。现在普遍认为,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发展经济、促进商业繁荣。实际上,大运河的修建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不得已。就拿京杭大运河来说,它的主要目的和功能就是为了保证国家的统一和首都的安全,保障首都和北方边疆的粮食供应。

只是为了维持大运河,元明清三朝也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济宁这一带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咽喉,因为它比两边海拔高出大概40米,所以大运河在这里需要“爬楼梯”“下楼梯”。在完全没有机械动力提升工具的条件下,要靠人工将运河水逐级提升,建大概40个船闸加以拦蓄;还得将装载粮食的船用人力拉上这些船闸;然后通过逐级下泄降低水位,粮船再逐级下降至正常水位。

偏偏山东丘陵长期干旱缺水,启动一次船闸需要耗掉大量的水。而且那时的船没有机械动力,轻的船靠划桨,重的船要用人力拉上去。为了提高效率,就规定要凑满两百艘船才开闸。一旦错过一次开闸,就要等下一批。因此,当时大运河使用的规定是,国家粮船优先,粮船没有走完之前任何人不得使用大运河。

而且,为了确保粮船通航,维持大运河水位水量,连周围的山泉水都被引入大运河。官府还下严令,只要粮船没有过尽,即使农田干涸,滴水不得汲取。大运河在河北境内水位虽不需升降,但河北经常干旱缺水,也只能以确保漕运为主,无法兼顾农业生产。有一种说法,大运河是因为腐败才没落的。实际上,大运河是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现在已经没有这个需要了。

也许有人会说,恢复大运河是为了搞旅游。在不破坏历史遗产的前提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旅游项目需要合理规划,需要从大运河地区的实际出发。比如还在利用的大运河河道是黄金水道,承担着繁忙的运输任务,能够用于游船航行的安全水域有限。比如大运河周围现有的景点中游客已经相当饱和,而多数河段辽阔得望不到边,缺乏观赏性。再比如有些地方准备发展豪华游船,但水上旅游时间较长,有消费能力的人往往没有时间,有时间的人又往往没有消费能力。

如果认为恢复大运河还有经济效益,那就应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特别是要考虑水资源的价值和可持续性。而且最好另开新河道,避免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的任何不利影响和破坏。(作者是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本文由本报记者徐刘刘采访整理)